冬季是一年中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火灾的发生有其自身规律,冬季火灾多发,既有自然气候、文化民俗等因素,也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冬天大家使用电热毯、取暖器、空调等电器的频率大大增加,然而,如若使用过程中有不当行为,亦或电线线路老化、电器质量等原因,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下面来给大家讲讲造成电器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1. 过载引起电气设备过热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线路的负载电流量。
2. 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电路年久失修、疏忽大意、操作失误及设备安装不合格等将造成短路故障,其短路电流可达正常电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产生的热量是温度上升超过自身和周围可燃物的燃点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3. 超过了导线额定的安全载流量,电气设备长期超载(超过额定负载能力),引起线路或设备过热而导致火灾。
4. 接触不良引起过热如接头连接不牢或不紧密、动触点压力过小等使接触电阻过大,在接触部位发生过热而引起火灾。
5. 通风散热不良大功率设备缺少通风散热设施或通风散热设施损坏造成过热而引发火灾。
6. 电器使用不当如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未按要求使用,或用后忘记断开电源,引起过热而导致火灾。
7. 家电产品中没有采用阻燃剂,或是少用了阻燃剂,还有可能未能正确使用阻燃剂,这些都为家电的使用增加了诸多隐患和不确定性。
在平常的家用电器产品中,工业连接器的塑胶核心部件使用的聚酰胺尼龙PA、电器外壳部件大多数使用的是PP、PC材料。这两种材料必须用添加剂使得它带有阻燃的效果。所以家用电器必须加强阻燃与环保责任。
家庭中普遍使用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电磁炉等众多大小家电产品,均会使用阻燃剂。阻燃剂作为一种赋予易燃物品以难燃性的功能性化工助剂,本身并不存在直接的危害性和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生产制造工艺不达标、或使用阻燃剂与塑料属性不匹配、或是使用量不够等一系列原因,会给日常生活使用增加多重不安全因素。
在产品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需要对需要使用塑料原料的产品采用阻燃绝缘等级的材料。企业要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利益和消费者安全利益的保障去选择好的阻燃剂。使用阻燃剂的目的是使这些可燃性的材料成为难燃性,即在接触火源的燃烧速度较慢,当离开火源时能很快停止燃烧而熄灭。应该说在制作家电产品时,使用阻燃剂时增加产品阻燃性能,同时增加产品的性能。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燃烧的基本要素是:燃烧、热、氧。除去其中一个要素都将减慢燃烧速度,从化学反应来说,燃烧过程属于自由反应过程。因此,当链终止速度超过链增长速度时,火焰即熄灭,因此我们如果干扰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就能实际上达到阻燃的目的。
常用阻燃剂的作用机理是:阻燃剂在点火后分解吸热,并放出不燃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而起到阻燃效果。阻燃剂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选择阻燃剂的方法,阻燃母粒是当今在塑料及橡胶等树脂中表现最优良的阻燃产品之一,阻燃母粒是在阻燃剂的基础上经过多种阻燃成份的有机结合、改性处理与协效作用,并通过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经过混炼、挤出、造粒而制得的一种颗粒状产品。
与阻燃剂不同,阻燃母料具有在树脂中易于添加,清洁卫生,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小,对树脂的力学性能影响小,添加后不易发生分层、花纹、析出等不良现象,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和时间等诸多优点。
想要减少、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选择质量好的家电产品,特别是选择塑料制品配件有保证的家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