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塑料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吗?

大家都知道,市面上完全由单组分树脂制成的塑料制品是极少的,绝大多数塑料制品在制作过程中都需添加各种各样的填料和助剂。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性能分,有改善加工性能的润滑剂和热稳定剂;有改进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剂、抗冲改性剂、增塑剂和各种填料等等。


那今天,我们着重讲讲润滑剂

在制作塑料制件的过程中,加入润滑剂是为了改善塑料熔体的加工流动性,防止塑料在热成型过程中发生粘膜现象。与润滑剂关系最密切的树脂是聚氯乙烯,另外聚烯烃。纤维素树脂、聚酰胺、AB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加工时也常常会使用润滑剂。

润滑剂分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两种,主要依其与高分子熔体的相容性而定。

  内润滑剂的分子与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相容性,其润滑作用主要是降低极性高分子材料分子间内聚力,从而降低加工时熔体自身的位移阻力,降低内摩擦所导致的升温,提高熔体流动速率。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一定的相容性,其结构及在聚合物中的状态类似于增塑剂,能够使大部分分子间作用力略有降低,在聚合物变形时,分子链间能够相互滑移和旋转,从而使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减小,流动性增加。但润滑剂不会过分降低聚合物的Tg和强度等,这是与增塑剂的不同之处。

  外润滑剂分子具有较长的非极性碳链,防止熔体与加工设备热金属表面的粘附,提高熔体流动速度。内润滑剂相比,外润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更小。在加工过程中,润滑剂分子很容易从聚合物内部迁移至表面,并在熔融聚合物与加工设备(或模具)的界面处形成定向排列的润滑剂层,这种由润滑剂分子层所构成的润滑界面对聚合物熔体和加工设备起到隔离作用,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润滑剂的分子链越长,越能使两个摩擦面远离,润滑效果越好,润滑效率越高。

那如何正确选择润滑剂呢?

 

1.  如果聚合物的流动性已可满足成型工艺的需要,则主要考虑外润滑剂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便于脱模,以保证内外平衡。

2.  外润滑是否理想,应看它能在成型时,在塑料表面能否形成完整的液体薄膜.因此,外润滑剂的熔点应与成型温度相接近,但要注意有10—30℃的差异,这样才能形成完整薄膜。

3.  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大小适中,内外润滑作用平衡,不喷霜,不易结垢。

4.  润滑剂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加工中不分解,不挥发、不腐蚀设备,不污染制品、没有毒性。

 

优质的润滑剂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1.  必须具有优异的、效能持久的润滑性能。

2.  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内部、外部润滑作用要平衡,不影响树脂的透明性,不起霜、不易结垢,不与其他助剂反应。

3.  黏度小,表面引力小,在界面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

4.  热稳定性能优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不分解、不挥发、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制品第二次加工性能。

5.  无毒,无污染,不腐蚀设备。最好是母粒状的,无粉尘污染,直接与原生树脂注塑加工,减少工序。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