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鑫昇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 中国尼龙城建设,咱平煤神马所有人的骄傲!
详细内容

中国尼龙城建设,咱平煤神马所有人的骄傲!

百万吨级尼龙产业大格局初步形成

——我市中国尼龙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图片1.png

3月,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佛山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6亿元合作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TPU粒子及制品、3万吨CPU注塑装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2月,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与杭州三信织造有限公司在蕴海锦园大酒店举行项目签约仪式。该公司将斥资8亿多元建设尼龙粘扣带项目,建成后尼龙纱线、新型功能性纤维、粘扣带产品年销售额预计10亿元。


…… ……


“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拥有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集群优势和区位优势,聚集效应明显,吸引力越来越大,目前另外几个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尼龙新材料集聚区管委会主任苏改铭说。


三信织造公司、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落户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看中的是我市“大尼龙”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3月24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尼龙科技公司西门外,前来提货的车辆已排成长龙。“昨天就来了!现在己二酸紧俏,来晚抢不到。”一位来自山东的张姓司机说。


尼龙科技公司生产部部长张红军谈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势时说,公司技术一流,质量一流,产品供不应求。2014年,公司引进先进的DCS集散控制系统、SIS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和MES生产执行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控性强。2016年2月,己内酰胺产品实现满负荷生产;己二酸产品投料试生产,产品质量居国际先进水平,年产量达15万吨,出口占比30%,销往土耳其、日本、美国等地。


与尼龙科技公司一路之隔的帘子布发展公司,通过“退城进园”搬迁进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后,采用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连续聚合、直接牵伸、定型一步法生产工艺,生产出高性能锦纶66工业丝,再织成白坯帘子布,浸胶成为帘子布,迈入全球帘子布生产第一方阵。目前,世界排名前十的轮胎公司均是该公司的客户。2017年,该公司生产尼龙66工业丝21637吨,浸胶帘子布38996吨,实现销售收入11.37亿元。


2016年9月,市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尼龙城的战略目标,计划以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发挥尼龙产业规模、技术优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工业丝、帘子布、工程塑料及其终端产品链,争取5到10年的时间,形成产能超500万吨、规模超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以上,尼龙66与尼龙6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聚区。


2017年,我市尼龙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新开工包括平煤神马集团投资26亿元的己内酰胺二期、投资8亿元的15万吨/年改性工程塑料、投资6亿元的4万吨差异化帘子布工业丝等5个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的尼龙深加工产业园一期建成并交付6个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4家。


2017年,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投资6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5亿元,就业人数2万人(新增5000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目前,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项目)26个,建成区总面积达到6.1平方公里,集群化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成为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企业“退城进园”的主战场,百万吨级尼龙产业大格局初步形成。


【原载于2018年3月30日平顶山日报】


科学精准规划 引领产业发展

——我市中国尼龙城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百舸争流,乘风破浪。


“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成为产能超500万吨、规模超1000亿元、尼龙66与尼龙6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国尼龙城目标大、干劲足,来这儿投资心里踏实。”这是佛山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信荣的肺腑之言。他对我市规划建设中国尼龙城,做强做大尼龙产业充满信心。


我市是依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新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结构矛盾突出,着眼未来发展全局,市委、市政府作出推进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着力建设“三城两地一区”,将中国尼龙城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强力推进实施。


如何建设中国尼龙城?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规划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面积11.46平方公里,远景规划45平方公里,利用孟平铁路复线工程和沙河复航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快尼龙产业集聚区铁路专线和散货码头、5个专用泊位的建设步伐,使园区与高速铁路网、水运海运网相连,充分发挥水路运输安全、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优势,为尼龙及下游产品运输开辟新的渠道。


去年初,中国尼龙城建设领导小组精心编制的中国尼龙城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了中国尼龙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在发展战略方面,确定了“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和创新领先”四大战略。


大尼龙战略,即3个“60万吨”主导产品规模,己二酸产能60万吨,实现年产值75亿元;己内酰胺产能60万吨,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尼龙66聚合物产能60万吨,实现年产值170亿元。


全产业链战略,即延伸发展尼龙纤维及制品、尼龙改性塑料及注塑加工、聚氨酯3大产业单元,高端定位打造全产业链条,构建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3年内增加投资195亿元,实现年产值538亿元,5年达到838亿元年产值规模。


国际化战略,即立足市场国际化,“全球买、全球卖”,超过50%的产品出口;推动资本国际化,吸引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入驻园区;实现技术国际化,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高起点建设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领先战略,即以建设功能性纤维及制品实验室、工程塑料及制品实验室、聚酰胺及制品为保障,实现产品高端化、技术高端化、合作伙伴高端化,以行业领先的技术和研发优势,打造世界级尼龙新材料生产基地。


按照规划,在当前谋划总产值500亿元的基础上,上下游一体化发展,5-10年实现主导产业产值1300亿元,并带动纺织机械、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模具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打造中国尼龙城的“规划路径”中,我市将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摆上重要位置。对入园企业免收前3年的工业厂房租金;企业投产后3年内给予专项资金奖补,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对入园小微企业给予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的流资贷款支持,协调金融部门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尼龙高端注塑、高性能纤维和聚氨酯研究室和模具中心、检测中心、配色中心、维修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谈到中国尼龙城建设,平煤神马集团尼龙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充满信心:“我们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发展目标清晰,规划路径可行,让投资者看好这里的营商环境,对尼龙城建设充满信心,愿意到这里兴业。”


3月25日,记者在中国尼龙城看到,园区北部日供水10万吨水厂已基本建成;220KV变电站已基本建成;尼龙深加工产业园区公共设施,一期9.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主体已建成,部分移交入驻企业;“三村一校”搬迁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


【原载于2018年3月31日平顶山日报】


政企合作开辟建设发展新局面

——我市中国尼龙城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2016年以来,尤其是2017年,中国尼龙城建设步入快车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经营红红火火,发展形势喜人。这是市政府与平煤神马集团合作共建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市破解瓶颈制约,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交出的答卷。”4月2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市依托平煤神马集团旗下的神马股份、尼龙化工、尼龙科技等核心企业,大力发展尼龙66上下游产业,涵盖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切片、气囊丝、BCF地毯丝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尼龙产业链条。


2012年,我市抓住国家出台城区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机遇,科学决策,依托完备的尼龙产业链条优势建设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修编完善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明确了产业方向和发展重点。


如何快速推进?市委、市政府凝聚共识,决定依托平煤神马集团规模、技术、成本和国际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政企合作的形式,共建中国尼龙城。2016年,市政府与平煤神马集团正式“牵手”。


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共建中国尼龙城招商引资办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中国尼龙城建设领导小组,市工信部门认真履行尼龙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按照“周例会、月督导、季联席”制度要求,建立完善从问题征集、交办到反馈的一系列常态化工作机制,帮助协调解决尼龙城建设中的问题。针对尼龙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我市积极争取,将尼龙化工新材料列入省重点培育的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之一,为中国尼龙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叶县政府和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土地供给、拆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企业开展一对一招商、一对一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排污和消防救援基地等基础设施,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


平煤神马集团也成立中国尼龙城建设领导小组,谋划编制了“十三五”尼龙城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开展招商和项目建设工作。


去年,平煤神马集团尼龙城指挥部办公室聘请一批专业人士,利用该集团的品牌、专业、人脉招商,主动同国内尼龙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对接,重点吸引锦纶民用丝、改性工程塑料、扎带、聚氨酯等下游企业来我市投资,推动尼龙产业向高端延伸。


去年4月,现任市委书记、时任市长的周斌和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梁铁山带队赴长沙、福州、厦门同长塑集团、力恒锦纶、申远新材料等企业对接。5月,在长三角区域对接招商暨豫沪产业转移合作对接活动期间,该集团达成了与福建恒申集团合作建设尼龙6民用丝项目、与浙江恒泰源合作建设聚氨酯项目、与上海池安实业合作建设特种工程塑料等的合作协议,签约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10亿元,充分展示了大型企业集团的引领带动作用。


据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负责人介绍,政企双方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招商、考察,对接企业21家,接待来区考察企业27家。“政企合作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去年尼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00亿元,占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


【原载于2018年4月3日平顶山日报】


产业集聚催生“磁场效应”

——我市中国尼龙城建设系列报道之四


“前不久,我市嘉奖2017年度全市发展全局性重点任务攻坚突出贡献单位,市工信委作为‘中国尼龙城建设加快推进’的牵头部门受到嘉奖。”4月3日,市工信委主任史长现说。


我市将中国尼龙城建设作为重要的引擎、载体和着力点,全力以赴推进转型发展。市主要领导时刻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度,经常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力促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在各方努力下,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速提质。去年,恒申控股集团与平煤神马集团、北京三联虹普公司三方签约,投资6.29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锦纶6民用丝项目;围绕延伸尼龙产业链条,还签约了1万吨注塑扎带项目、2万吨特种尼龙切片及尼龙注塑、3万吨尼龙改性塑料等项目,涵盖上游原料、尼龙中间体和下游高端产品、辅助材料等领域。一大批项目的签约,为打造中国尼龙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尼龙城建设不断加快,展现出独特魅力,吸引众多项目竞相落户。恒申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龙感慨道:“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尼龙城建设,帮助企业降低要素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加之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明显,生产要素成本低,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


4月2日,记者在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看到,投资2.2亿元的7万吨/年尼龙6切片项目正在进行投料试车。据项目工程部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尼龙6切片使用的原料,是隔壁尼龙科技公司生产的己内酰胺,省去了尼龙科技公司把产品拉到福建、浙江销售的环节,每吨节约成本至少300元。而且,尼龙6切片生产出来后,直接供给产业集聚区内10万吨锦纶6民用丝生产企业,上下游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得到生动体现,并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尼龙科技公司作为产业集聚区的骨干企业,其公用工程装置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为帘子布发展公司、三梭尼龙6切片项目、工程塑料项目提供蒸气、高纯水、氮气、压缩空气,省去了他们的配套建设费用,也省去了运营、维护、检修费用。“我们的硝酸生产装置年产27万吨,除自己使用外,多余的输送到尼龙化工公司。由于购买成本低,尼龙化工公司干脆把自己的生产装置停了。”尼龙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产业集聚可集约利用资源,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另外,原料、产品、信息、人才都能共享,企业之间相互学习,这是单个企业生产无法比拟的。”市发改委负责人说。


产业集聚的好处不止这些。尼龙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占地67.34亩,总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处理能力8万吨/天,可以实现园区污水的集中处理。去年,市政府与平煤神马集团合作建立的尼龙高端注塑、高性能纤维、聚氨酯研究室和模具、检测、配色及维修中心,目前已完成可研工作;与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等院(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培育新兴产业孵化基地,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及智力支持。


“中国尼龙城建设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到这里共谋大业。”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一家入驻企业负责人说。


【原载于2018年4月4日平顶山日报】



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鹰城样板

——我市中国尼龙城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4月4日,记者从市区开车沿神马大道一路向东,仅20分钟就来到中国尼龙城的主要载体——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园区内道路宽敞、整洁。


中国尼龙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范新川忙得团团转,手机铃声不断。“有个机械制造项目是为尼龙产业提供装备配套服务的,按照产业项目布局规划,我们推荐其落户到高新区的中原电气城,双方已经签订了合作入驻协议。”范新川说,中国尼龙城距离高新区不到4公里,通过神马大道已经连为一体,随后将开通公交车,两个园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效应也会更突出。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加速城区框架拉大、扩容提质。随着位于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的叶县龚店乡节庄、常李、坡宋3个村的整体搬迁,叶县政府在距县城不远处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滨河新区,安置房面积达46万平方米,规划了小学、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总投资约9亿元。目前,3个村的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小区正在建设,除了安置搬迁居民外,还可以吸纳附近乡镇居民入住,助推城镇化发展。


从地理空间来看,中国尼龙城位于市区东南部,距离叶县9公里,通过中国尼龙城这个点实施两翼带动,可以把叶县城区和平顶山市区连到一块。因许南公路为过境公路,货运车辆过往频繁,汽车尾气和遗撒扬尘影响城区环境,我市规划在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东新建过境公路,将许南公路变成城市道路,实现产业园区和城市的有机融合。


根据尼龙产业发展布局,中国尼龙城将打造尼龙纤维及制品产业单元,构建原料、纺丝、织造、印染、服装一体化的尼龙民用化纤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尼龙改性塑料及注塑加工产业单元,发展耐温、高强、阻燃等高性能工程塑料,开发高铁、汽车、电子电气产业的塑料制品;打造聚氨酯产业单元,以己二酸为原料,生产多元醇、TPU、超纤革、鞋底浆料、氨纶、粘结剂等系列产品。


随着中国尼龙城建设的推进,与之相关联的物流运输、设备维修、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产业随之跟进,相应的技术、人才、资本正往这里集聚。去年建成投产的河南神马泰极纸业有限公司纸管项目,是为配套园区产品包装提供服务的,二期项目今年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7亿元,带动就业300人。


“按照产业规划,中国尼龙城达到1000亿级规模时,就业人员可达5万人,需要在周边建设宾馆、学校、商场、市场等城市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满足人们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需求。随着中国尼龙城的建设,劳动力、技术、人才等要素也要向这里集聚,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良性格局将形成。”市工信委负责人说。 


【原载于2018年4月5日平顶山日报】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底部导航
更多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联系人:耿红亮
职位:销售经理
联系方式:18922127339
手机:13189039951
传真:020-82086990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